这一波刘备回来之后,接连搞出大事情、大行动。
州学建立起来了,州学附属的预备学校也建立起来了,凉州眼看着就要步入文治大兴的状态之中了。
这……是不是有点快?
从中平三年年中刘备任职凉州牧,到中平四年年末,满打满算一年半的时间,刘备居然已经把凉州从战乱状态带到了文治大兴的状态,这状态转换之快让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
一年多以前,凉州还是战乱不堪的废土,人们艰难挣扎着求生,过着今日吃了饭明日被人当饭吃的生活。
一年多以后,凉州就成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乐土,所有人都能在凉州享受到最起码的和平生活。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值得欣喜的事情。
跟随刘备而来的那一批人完整的经历了整个过程,对这些事情还有比较高的接受程度,因为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他们参与进去的,他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而对于那些带着固有刻板印象刚刚进入凉州的人们来说,这一切就宛如天方夜谭了。
比如荀攸。
他发誓,他在此之前真的已经对凉州的发展建设做了最大程度的设想,他自己甚至都觉得他的设想已经很给刘备面子了,真的已经到了极致了,不能继续设想下去了。
否则凉州就不是废土,而是乐土了。
他觉得凉州现在能百废待兴稍微说得过去就行了,不需要更多的改善,可谁曾想,现在的凉州,还就真的朝着乐土的方向大跨步的前进了。
战乱仿佛已经远去,文治已经到来了。
按照此前历史的经验来看,战乱之后进入稳定状态了,天下才能迎来文治,迎来繁荣和发展,接着进入盛世,凉州一隅之地,显然已经从战乱之中走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发展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
但是从时间上来看,这不太正常。
凉州混乱一百三十多年,自打汉明帝开始就出现羌乱,连年征战不休,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就没安分过。
期间,多少人死在这里,多少钱花在这里,凉州简直是雒阳朝廷和地方反叛势力的绞肉机、坟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话真的不是假话。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