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所以通常都是采用高电压的方式增强磁场的强度。
不管是天然的蓝晶还是帝国自主研发的水晶,可提供的电压都不是很高。
这个时候就需要串联的电容阵列来为磁场发生器提供超高的电压以及稳定的电流供应了。
粒子炮台攻击前的充能实际上就是为电容阵列充能。
等到电容阵列充满了之后,本次发射粒子束所需要的能量将由电容阵列提供。
当然,电容阵列也有其明显的缺陷,串联的电容阵列在充能过程中易爆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尤其在需要进行一定时间持续攻击的舰载主炮上电容阵列的这个缺陷尤为明显。
因为电容爆掉导致电压没有达到预设值,进而导致粒子炮所发射的粒子束威力低于预期的事情屡见不鲜。
也正是基于这个问题的存在,帝国舰载粒子炮普遍采用串联的水晶阵列来为磁场发生器供能。
基本原理还是和电容阵列相同的。
此时电系法阵供能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就算是最普通的电系法阵也能轻松产生十亿伏电压的闪电,供应磁场发生器简直绰绰有余。
唯一的缺点也就是由于每道闪电都是独立的,这会导致电压电流呈现单向波动不稳定。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相互套嵌的多个电系法阵将单向波动合并成双向波动再加上一套整流电路将波动的电流转变为稳定的直流后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看到这你或许已经明白了。
采用电系法阵供能的粒子炮是不需要充能等待的。
而且因为灵石的能量密度极高,粒子炮台理论上是可以做到长时间的持续攻击。
只是现实操作中考虑到电子元件的老化,持续攻击的时间还是需要进行控制以延长电子元件的寿命,减少粒子炮维修的频率。
脉冲模式下的攻击可以让粒子炮台做到比粒子步枪还要高的攻击频率。
也就是说用d型粒子炮的攻击频率能够发出c型粒子炮的伤害。
反正就是很牛逼。
随着粒子炮后半部分指示灯的亮起,炮管前端很快就出现蓝色的光芒,这是粒子炮已经准备就绪的标志,此时粒子束处于随时可以发射的阶段。
在粒子炮的尾端有一块显示屏,上面的十字准心正在飞快的移动很快就锁定了一根蔓藤。
粒子炮的瞄准系统和易雪的后台相连,随着易雪视觉系统对目标完成锁定,粒子炮也同步完成了锁定。
在锁定完成的那一刻,蓝光在粒子炮的炮管口一闪而过。
几乎在同时,被粒子炮锁定的那根蔓藤被拦腰击断。
巨大的蔓藤从半空中掉落砸在附近的建筑上,直接将建筑大半砸毁。
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大片的烟尘腾空而起。
此时粒子炮的炮管口依然冒出蓝光,无需任何的等待粒子炮就可以进行下一轮的发射。
易雪很快锁定了另一根蔓藤,蓝光闪过之后,那很蔓藤也同样被粒子束拦腰打断。
大量绿色的汁液从断口处喷涌而出,断掉的那截蔓藤很快就缩水枯萎。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