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孝廉之法,本就是为士族官宦子弟举官开路的,四十岁?有多少人活得到这不惑之年?”
“不过是堵塞寒门士子入仕的一个法子而已!”
“如今上至袁耀之父袁公路、兖州牧曹操等诸人,下至你叔父我,都未按此制举之。”
“读书不仅要‘博古’,还要‘通今’呐!”
诸葛亮作恭谨受教状:“叔父教育的是,是侄儿刻板了。”
“但师古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此乃举孝廉之标杆是也。”
“侄儿在寿春时,曾听闻这袁耀既不知诗书,又与父别居,跟这‘孝廉’二字实在不沾边。”
“能举孝廉,不过是因为其出身汝南袁氏,是大官宦之家的子嗣罢了!”
“想来此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侄儿今日还想去拜访谌家,求得谌功曹所著的《书仪》十二卷观阅学习,就不随叔父同去了。请叔父恕罪!”
说完诸葛亮深深一拜。
诸葛亮这番滔滔不绝的话语,也是和诸葛玄心里所想的差不多。
什么孝廉,什么扬威将军,他袁耀没有他爹他能行?
但少年诸葛亮想不去就不去,自己这个豫章太守长时间不见袁耀却不行。
毕竟他这个官职,还是靠人家爹得来的。
诸葛玄并不强求,只是欣慰道:“亮儿求学心切,我这当叔父的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怪罪你。”
“叔父今天正好要骑马出门,你就乘叔父的车驾去谌家吧。”
……
没过多久,少年诸葛亮就乘着车马,到了谌家门口。
诸葛亮极为好学,尽管豫章郡没有什么名士大儒,但到了南昌城后,还是把所有本地有学问的人,都一一上门拜访过了。
其中登门拜访最多的,还是那喻氏长者和谌家。
谌府管家看到车驾,也是立马就认了出来,连忙上前热情逢迎道:
“诸葛公子,你也来誊写《豫章赋》呐!”
诸葛玄贵为一郡之长,只有谌礼去他府上的份,是从不会自降身份来谌家的。
因此管家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