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短篇奖的举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文艺界的一次报春。
从这一次获奖作品名单也可以看得出来,这次的评奖总体而言社会性极强,相对而言,文学性较差。
闲聊了几句,刘昕武问道:“看起来,你对伤痕文学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
“嗯,伤痕文学的兴起带有很强的宣泄和反叛色彩,从读者的层面来说,这种情绪是没办法持久的。
从作者的层面来说,过于单薄的素材也不是长久之道,陷入到某种模式化的创作当中,对于作家而言是很危险的。”
“你说的没错。”
林朝阳的话赢得了刘昕武的认可,《班主任》一举成名之后,他一直在试图逃离伤痕文学所塑造的创作瓶颈,然而可能是因为《班主任》过于出色的读者反响和业界评价,刘昕武近两年的作品质量和反响并没有达到他满意的水平。
刘昕武向林朝阳倾吐了自己的想法,带着艳羡说道:“朝阳,我真羡慕你!”
“我有什么可羡慕的?”
“《牧马人》的成功有目共睹,但你却丝毫没有留恋。毅然抛下了所有光环,写出了《小鞋子》这样的作品。”
刘昕武感慨万千,“我昨天才看完《小鞋子》,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清新隽永,温暖阳光。放眼当代的中国文坛,这部作品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你这次的转型实在是太成功了!”
刘昕武如此盛赞,林朝阳不得不客气的谦虚了两句,然后又说道:“其实我从来没想过它是不是伤痕文学的问题,只关心它是不是一个好故事、一部好作品。”
“好故事,好作品。”
刘昕武咀嚼着林朝阳的话,内心满是敬佩。
聊完了演讲和创作心得,刘昕武终于说出了今天来的正题。
“最近又写了什么作品没有?”
“正在写一部关于南边战争的。”
刘昕武有些意外,“怎么会写这个题材的东西?”
林朝阳便将小舅子杜峰的事讲了出来,刘昕武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你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积累,写起来不轻松吧?”
“还好。搜集了不少资料,写着写着就进入状态了。”
刘昕武抱着几分期待问道:“这部作品写出来,交给我们《十月》吧!”
随后又补了一句,“我们给最高标准的稿费。”
主动提价的客户都是好客户,但为了谨慎起见,林朝阳还是说道:“你也知道,这部可能有点敏感,我写完之后先得交给部队那边审审,没办法现在就答应你。”
之前李小琳来找林朝阳约稿的时候,他婉言拒绝,说这份稿子要留给《十月》并不是说假话。
只是因为这部的内容有些敏感,所以现在没办法把事情说死。
闻言,刘昕武也理解,他说道:“我明白,你到时候想着我们就行。”
“好。”
临走前,刘昕武突然问林朝阳:“朝阳,我觉得你那篇演讲稿的内容很好,不如拿到我们刊物来发表怎么样?”
这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