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众多作家交头接耳,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大,但汇聚在一起却在会场上空形成了一股声场,扰乱着大家的听觉。www.<br><br>“寻根文学?这个说法好啊!寻找我们文学的根,寻找我们文化的根,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重拾信心。”<br><br>……<br><br>“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嘿呦,怎么说起来,好像都跟林朝阳有点关系?”<br><br>有人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引来了身边其他人的侧目。<br><br>大家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br><br>1978年,林朝阳以一篇《牧马人》横空出世,在彼时方兴未艾的“伤痕文学”头上狠狠的浇了一盆油,让这股文学潮流的火烧的越发旺盛,《牧马人》也因此成为了伤痕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篇。<br><br>1979年,林朝阳写了一篇《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无意间掺合进了“惜春派”与“偏佐派”的大讨论中。<br><br>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反思文学”这一概念很快被文学界所接受,并且迅速取代了“伤痕文学”,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文学流派。<br><br>如今,林朝阳又提出了“寻根文学”这个概念,虽然“寻根文学”这个说法是李拓提出来的,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的功劳,大家都把这个功劳归到了林朝阳的身上。<br><br>一位作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接连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文学概念,这体现的不仅是林朝阳在创作上的深刻感悟,更是他对于文学理论的深刻认识。<br><br>在场众人不禁叹服。<br><br>“伤痕、反思、寻根……”<br><br>张炜嘴里喃喃念叨着这三个词汇,心中慢慢的升出几分明悟来。<br><br>这三种文学概念的传播与传承,不恰好就是这些年来社会变迁和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吗?<br><br>伤痕文学是对人道洪流歇斯底里的控诉,因为那个时候人道洪流刚刚结束,人们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br><br>过了几年,反思文学出现,那是因为人们过了宣泄的阶段,需要对于过去进行反思和总结。<br><br>现在,林朝阳又提出了寻根文学这个概念,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道洪流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已经逐渐成为过去,现在这个社会需要重拾那些被我们丢掉的文化。<br><br>想通了这三种文学概念之间的关联,张炜看向林朝阳的眼神中迸发出闪亮的光芒。<br><br>这样连贯又丰富的理论,绝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参悟出来的,恐怕朝阳同志早已经酝酿多年了吧?<br><br>会场内因着“寻根文学”这个概念的浮出水面而变得嘈杂喧嚣,作家们兴奋的互相交头接耳,互相讨论争辩,乐此不疲。<br><br>李拓此时也充满了激动,张罗道:“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朝阳把今天的发言整理出来,发表到杂志上,让更多的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