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跟董桥在电话里说了几句,林朝阳便挂断了电话,然后对李翰祥说:“采访我就不去了,董桥约我去明报大厦聊聊。”<br><br>李翰祥点了点头,说道:“好,那你去忙。有什么事就联系我,走之前记得提前说,给你践行。”<br><br>两人说完后,李翰祥离开,林朝阳也洗漱收拾一番,来到了位于北角英皇道的明报大厦。<br><br>这里原本叫南康大厦,《明报》在1966年搬到这里,后又于1976年金庸将整栋大楼买下,改名为明报大厦。<br><br>下了出租车,街上电车叮叮当当的来来往往,周围的环境有些荒凉,充其量算是小镇水平的城镇建设。<br><br>林朝阳抬头打量了一眼明报大楼的外表,十层楼高的写字楼称不上雄伟,墨绿色的外墙颜色已经斑驳,显得有些老旧,怎么看都不起眼。<br><br>明报大楼的正门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进去之后是个两米见方的空间,甚至无法称之为大堂,里面有部电梯,对面还有个四尺来高的柜台,后面坐着个管收发的阿伯。<br><br>林朝阳上前自报家门,阿伯指了指电梯,那意思是让林朝阳自己上楼就行。<br><br>看着这管理松松垮垮的样子,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香江报界的传媒巨头之一的办公地点。<br><br>老式的电梯空间狭窄,吱嘎着上了六楼,林朝阳打听着敲响了董桥办公室的门。<br><br>董桥见到林朝阳脸色有些意外,“林先生,好久不见了!你怎么自己上来了?”<br><br>“门口老伯让我上来,我就上来了。”林朝阳随口道。<br><br>董桥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诚伯!”<br><br>然后他又对林朝阳道:“失礼了,我应该下楼去迎接你才对。”<br><br>“又不是第一次见面了。”董桥给林朝阳倒了杯咖啡,说笑道:“你今早可成了我们香江报纸的头条人物了。”<br><br>“我也没想到,只是随便说了两句实话而已,也不知道你们香江的报纸为什么这么激动。”<br><br>林朝阳就差没直接说你们香江的报纸没见过世面了。<br><br>“香江这边的报纸注重娱乐属性,除了少数正经做财经金融和时政新闻的媒体,大部分报纸、杂志都得以吸引读者眼球为第一要务。”<br><br>董桥的总结很到位,他又跟林朝阳聊了几句昨晚的具体情况,满足了自己内心的一番八卦欲望后,就要拉着林朝阳去见老板金庸。<br><br>金庸的办公室就在明报大厦的七楼,分为两间,一间办公,一间书房,四壁油漆金碧辉煌,大红色与金色相间,椅子也是雕描金的扶手椅。<br><br>这不是林朝阳与金庸的第一次见面,去年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时,两人就曾见过,当时金庸还送了林朝阳一套签名书。<br><br>林朝阳先向金庸表达了一番上次赠书的感谢,金庸也恭喜了林朝阳得奖的事。<br><br>“《垂帘听政》这样历史巨片的剧本写出来已是难得,能够拍出来,还拍的这么好,就更难得了。<br><br>香江环境逼仄,拍我的那些武侠电影和连续剧,布景实在假的厉害,我都懒得看。”<br><br>金庸是浙江人,在香江说粤语有股江浙味,说国语还是江浙味。<br><br>听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