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时不时来厂里,别的看不懂,每名机工一个白天能干多少活还是知道的。
“小张啊,我这里干不了我可以找人帮忙啊,我干这行这么多年,朋友还是有点的嘛,找找朋友解决几天的产能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行吧,没问题就行,那我回去准备合同了。”
“没问题,小檀还真是厉害,这才多久就搞了几十万的订单了,说不得以后还要靠你们的单子过日子了。”
“张老板说笑了,我们这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哪能一直有这样的运气。”
看着张旭鹏离开,张海平摇头苦笑。
“算命的说我下半年有一笔意外之财,难道就是这俩小子带来的?”
虽然很想单独吃下这笔单子,但是他也知道目前厂里的产能是办不到的,除了把单子分一部分出去之外,没有任何的办法。
不过这样的话,良品率保证就要难一些,自己必须得盯紧一点。
“小檀才去羊城一个多星期,就拿到了这么大的单子,看样子有点路子,明年我是不是要多招一些人?”
小檀正儿八经的开了个贸易公司,各种进出品证件齐全,广交会那边的摊位费用张海平也听说了,没有个10几万是拿不下来的。
按这个投入来算,两人怎么着都得有个四十万的投入,不可能只做一笔就算了。
如果跟小檀还有小张能达成长期的合作,有一个稳定的客户,自己厂子的产能便能够稳定的提升不少。
至于檀锦程这种一次就能接几十万的单子,张海平若说是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整个霞西村的服装产业,基本都是以小厂代工为主。
在年景好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去想着转型,与其大投入,不如如工人扩大产能,赚到手的钱才是钱。
别觉得张海平这种想法奇怪;上一代人,无论是工人还是企业主,大部分都是比较保守的,谨小慎微,旱涝保收这些观念是刻在骨子里的。
真正能够看清形势,打破禁锢的毕竟是少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