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向前。
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最起码这个过程,他们绝对不能松懈。
包括那些读书人也是如此,他们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感。
就算他们没有入仕为官,他们没有考金榜题名,他们也能够从其他地方,发挥自己的作用,展现自己的价值。
——
长安城内,一处街道之中。
有不少人聚集于此,而在最中心的位置,却是几名读书人。
只见其中一人朗声说道:
“诸位应当都已经听说了消息,陛下决意出兵高句丽。如今我大夏立国未久,按理来说是不应该大动干戈。
可是诸位知道为什么,陛下会选择对高句丽用兵吗?”
书生的目光,在前方百姓身上扫过,他接着开口说道: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需要的不仅仅是安稳,更是要有威严,否则国将非国,为外族欺凌,天下动荡,百姓难安。
而这高句丽,实在是太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当初陛下已经劝告,让高句丽不要有非分之想,可他们却视陛下如无物,视我大夏如无物。
他们侵入突厥,现在看来,确实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可是,自古以来北方各族,只要他们实力强大,就没有停下进攻我华夏之地。
因为中原自古富庶,那些外族生活在蛮夷之地,他们不知道耕种,只会烧杀掳掠,当他们发现机会,便是杀来。
一旦让外族侵入,必然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是沦为外族的口粮,此前五胡乱华,神州陆沉,早已验证了这一点。
是以,陛下出兵讨伐高句丽,为的就是我大夏日后安稳,也是为了我等百姓的安危,我们正该全力支持陛下。
总之,此战关系我大夏兴亡,我们既然是大夏百姓,就应当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令陛下没有后顾之忧。
正如陛下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我们是何等身份,在国家存亡之际,也绝对不能疏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众人听得书生之言,亦是显得一片嘈杂,他们在议论纷纷。
有一名壮汉大声喊道:
“有道理啊,陛下让我等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要是没有陛下,我们焉能有今日?
之前的昏君杨广,完全将我等百姓当成草芥,又怎么可能像陛下这样对待我们呢?
要是没有陛下,恐怕我们每日都要生活在惶恐之中,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这高句丽实在是欠打,既然他们找死,我们当然支持陛下。陛下何等英明神武,他既然选择出兵,我等自当支持。
相信我大夏精锐,一定能够大获全胜,无往不利。那些外族,不过是乌合之众,如何能够匹敌我大夏?”
不过,旁边之人却是担心的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此番领兵出征的又不是陛下,这高句丽也不是等闲之辈,要是输了的话,又该如何是好?”
然而,又有人开口反驳道:
“阁下此言差矣,忠孝王也是一代名将,乃是忠良之后,当初便是建立赫赫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