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通的人过来打听,都想着让自家的孩子来上文学院中就读。”
对于这些家长的反应,无论是骆宾王还是卢照邻,抑或是李象,都是不意外的。
毕竟这可是如今的大唐皇太孙办的学院,说明风向即将在未来发生改变。
现在不上车,还等着什么时候上车呢?
就算是傻子都能想明白,皇太孙是板上钉钉的接班人,他现在的政策就代表着以后他登基时候的改革方向。
不在这个时候打好提前量,难道等着临时抱佛脚吗?
“看来他们消息还是不够灵通啊,不然的话就知道应当如何进行招生了。”李象笑呵呵地说道。
“殿下您说笑了,招生的细节只有您和我知道,就连升之都是不知晓的。”骆宾王同样自信地回答道:“任那些人消息再如何灵通,都不会得知其中的具体细节。”
“孤相信观光。”李象和煦地说道,而后又问:“孤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拟定一下,十二月十五日正式开始招生考试,过几日升之的招生简章写好了,就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张贴,无论出身,只要成绩足够优秀,文学院一概录取。”
听到这话,骆宾王张张嘴问道:“殿下,那番邦之人呢?”
“若是像怀化郡王所部突厥,可以入学;若是新罗人,两年后方可入学;若是高句丽、百济这一部分通过平叛进入到大唐之中的,三年后才可以入学就读。”李象挑挑眉,对骆宾王说道。
李象这样想也没毛病,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了高句丽人对于大唐的忠诚。
不过实际上在高句丽覆灭之后,也就没了高句丽这个概念,提起来高仙芝,谁会觉得他是高句丽人?都是妥妥的唐人。
他分出年限,也是给长安当中的汉人一个交代,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手心的肉还是更厚一些。
而给李思摩部突厥人如此机会,则是因为给他们机会也未必中用……
李象可不搞什么区别对待,在文学院的招生考试当中,不管你什么出身,都是实打实的分数,没有任何优待。
甭管你是什么突厥人还是高句丽新罗人,来到文学院一视同仁。
你别说你什么汉话说不明白,汉字认不多,这里是大唐,学不好汉字说不好汉话就别来文学院凑这热乎闹。
又想出人头地,又不肯融入我大唐,你让我也很难办啊。
这一点不仅是针对他们,同样是在针对达官显贵。
像是以权压人,想要多吃多占多弄几个名额进皇家文学院的,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你以权压人,压谁啊?你今天敢以权压书院,明天就敢压皇太孙,后天就敢压太子,大后天就敢压在李世民身上。
怎地,大唐装不下你了?
要不要老李拿着弓,绝对让你体会到如兄弟一般温暖的掏心窝子(物理)。
骆宾王自然是知道李象的想法,他心悦诚服地拱手道:“殿下深谋远虑,臣远不能及!”
“瞧瞧,要不孤喜欢听你说话呢。”李象笑着赞了一句。
这话没说完,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道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