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描述了一个骨气十足的西楚霸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多么的霸气,多么的铁骨铮铮。
但问题是,如果项羽当时真的是打算死战韩信联军的话,他就不会选择带着亲信精兵,从缺口突围而出了。
所以,项羽当时真正的想法,一定是想东山再起的。
他错误的以为,那个缺口是韩信联军不经意的疏漏,他更错误的以为,自己可以用乌骓马的速度优势,甩开追兵,回到江东,重整旗鼓,像灭掉秦朝军队那样,灭掉逐渐做大的刘邦。
但实际上,韩信的战略眼光,明显高了项羽一手。
韩信不光是用十面埋伏把项羽困在了垓下,不光是唱起了瓦解楚军军心的家乡歌谣,也不光是给项羽故意留了一个小缺口,更重要的是,他早就计算好了项羽逃亡的路线,所以早在沿途布下了拦截项羽的伏兵。
如果不是这样,项羽那随行的八百精兵,也不至于到乌江边的时候,全都战死,就只剩下项羽一个人了。
项羽自刎乌江,正是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致命错误。
作为打了一百场经典战争就仅仅只输掉一场的战神级人物,反而中了一个经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的计策,这让出身名门,自尊心极强的西楚霸王根本无法接受。
他的爱人为此而死,他最信赖最忠诚的兄弟为此而死,而他还剩下什么?
只有一匹乌骓而已。
所以,客观的说,西楚霸王并非死于傲骨,而是死于自责。
他无法原谅自己犯下的这个错误,假如他能早一点看透韩信围城必阙的计策,他一定会凭借自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猛,来与韩信联军决一死战的。
要知道,刘邦并不是真正信任韩信的,只要项羽死战到底,刘邦必然会心虚认怂,即便项羽不赢,也不会输的太多,还有东山再起灭掉刘邦的机会。
但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缺口,西楚霸王,就只能成为悲剧传奇了。
但从军事角度来说,围城必阙,的确是一个诛心的顶级策略。
当然,这样的代表性经典战例,作为特种兵出身的陈星,自然是非常明白的,只是他根本无法将具体的事例讲给帕纳梅拉和陈樱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