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渐浓。
各地返乡的农民工越来越多。
“保增长,保就业,扩内需”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投资中,其中有3500亿元将投入生态环境的治理。
植树造林是重点之一。
造林的补贴提高到了每亩100百元,全国全年计划造林八千多万亩。
北方的三北防护林,南方的荒山荒坡,皆在这次的补贴范围内。
嘉禾的文冠果和麻风树能源林恰逢其会,在河西走廊各地,各个乡村的动员也再次进入了高潮。
移民搬迁动员、土地流转、产业规划、造林准备……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
不过最让郭阳动容的是嘉禾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来自云省楚雄林业局的张世忠。
据悉,嘉禾的项目能那么快在楚雄落地,除了狂热的州领导杨红卫,张世忠才是最主要的推动者。
几天前。
张世忠第一次来到了西北,然后就体会到了这里的严寒。
嘉禾总部的空调开得足,他却不想在办公室呆,时常跟着工作人员一起下乡。
那冷的哟,直打哆嗦!还好嘉禾给了他一件厚厚的长款黑色羽绒制服,嘉禾的管理人员人手一件,穿着下乡,暖和的很。
连着三天,他见识到了嘉禾工地上的火热。
戈壁上的沙棘林也让他动容。
栽树,他擅长啊!“张局长,回肃州,老板回来了。”杨恒有点无奈的叫道,这张局长下乡可是一把好手,和老板有的一拼,三天里就没怎么歇过。
闻言,张世忠立马说道:“好,那赶紧回。”
一个多小时后,张世忠终于见到了嘉禾的老板。
一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
“你好,郭总。”
“你好,张局长,这两天有事在外面,实在是怠慢了。”
此时,郭阳也在打量着张世忠,个子不高,面容较黑,身材敦实,走路的步伐很快。
“是我不请自来,给你添麻烦了才对。”张世忠说道。
“走,到屋里喝茶。”
郭阳领着张世忠进了办公室,水也刚烧开一会儿,泡茶刚好合适。
坐下后,张世忠说道:“郭总,此次还是为了麻风树造林的事,此次国家的政策是个机会。”
“100万亩也不少了。”
郭阳将泡好的红麻茶放在张世忠身前,后者喝了一口,神色明显的舒展了一瞬。
“但我知道嘉禾还想在攀西拿地。”张世忠不屑的说道:“别的不说,造林这块,楚雄能甩攀西几条街!”
“剩下的面积,嘉禾也别去攀西了,全在楚雄发展!”
郭阳慢慢的喝了口茶,他也才从祁连山北麓的黑河源头回来。
“100万亩楚雄一年能栽完吗?”
“我也不吹牛。”张世忠说道:“最近八年,楚雄一共造林近400万亩,平均每年50万亩。”
“一年100万亩确实没有,但有嘉禾资金投入,100万亩绝对不成问题。”
“农民工返乡郭总清楚吧。”张世忠说道:“这恰好是机会,楚雄有这个组织动员能力,攀西绝对没有!”
郭阳沉吟道:“有些高山陡坡不适合经济林,楚雄短时间内能完成流转吗?”
“能,绝对能!”
“这我可以保证!”
张世忠声音洪亮,隔着办公室都能传出老远。
“我从1973年近林业局工作,走遍了彝州的山山岭岭,干过驾驶员,当过伐木工,也做过县林业公司经理,楚雄哪里适合造林,哪里适合改造我全都清楚。”
“我能有今天,就是绿化造林工作做得好。”
“2000年,楚雄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2006年,再次被国家绿委、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单位”。”
张世忠一条一条的述说着楚雄在造林上取得的成就,也确实值得称道。
虽然这个荣誉每年都会颁发不少,但获取难度也不易。
至少攀西拿不出来这些。
都是干热河谷,造林难度同样很高,楚雄能做到,攀西做不到,这就是差距。
郭阳问道:“冒昧问一下,张局今年多少岁了。”
“56。”张世忠说道:“你不用担心我退休,嘉禾也不用担心楚雄的州长是谁。”
“换届不换绿化任务,绿化造林代代相传,这是楚雄从90年代就保持下来的传统。”
郭阳品茗着茶叶思索着。
原本倾向于攀枝花,是因为其交通咽喉以及经济条件,造林上确实没有优势。
而楚雄近二三十年积累了大量植树造林的技术经验,随便去山上抓一个老农,可能都是种树专家。
迎着张世忠期望的目光,郭阳仍然没有给出肯定答复。
“张局,不是我不信你。”
听到这里,张世忠略微有些失望,以往这趟要白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