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礼单正好是八十八贯铜钱。
还有三百块香皂,与十尺棉布。
皇后看着很喜欢,“玥儿懂事,一直都这么帮衬着宫里,等从骊山回来,肯定会来宫里拜年,这是张阳这孩子的习惯,到时给他们夫妻安排一些细盐送去。”
“喏。”宫人低声回道。
“懂事?”李世民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粥,吃相凶狠,甚至能够听到牙齿碰在碗边的声音。
立政殿的宫女看陛下胃口这么好,就怕陛下咬碎了碗,破了嘴可如何是好。
用完早膳,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离开立政殿。
以往饭食都是早朝后,过了辰时再用,然后傍晚再用一顿饭。
当初是两顿,那小子建议朕早起一顿,午时一顿,晚上再一顿。
不知不觉就改变了饮食的习惯。
吃了早饭之后人确实更精神了,也没有之前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李世民走入甘露殿,朗声道:“来人!”
“陛下,老奴在。”
王公公上前一步躬着身子。
李世民很想说现在就派十万兵马去抢了骊山,心中再次控制住要将骊山洗劫的念头。
“将房玄龄与郑公召来。”
“喏。”
本是休沐期间,可洛阳发生的事情,被不少地方官吏写了奏章,这些奏章如雪片一般送到了长安城堆积在了门下省。
李世民对此也有些恼,来年开朝要将这些事情尘埃落定。
处理起来也要小心翼翼,尽可能对朝堂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过了半个时辰,魏征与房玄龄一起走入殿中。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章,“这是潼关,河东,范阳,太原等五州十三县送来的奏章。”
魏征和房玄龄早就听闻了这件事。
洛阳事发后的三天,就有消息传入了长安城,此刻长安内就有不少人在议论。
这件事闹得太大了。
房玄龄与魏征看完奏章,李世民面无表情沉声道:“作何感想?”
“当初臣就劝说过陛下需要遏制商人,朝中的举措还是不够。”
这让李世民想起了房玄龄在贞观二年进谏的话语。
商人买南方的东西,再运到北方,就可以赚取许多的利润。
而绝大部分商人都依附于权贵。
渐渐地这些商人多数被权贵控制,也成了权贵手中的钱袋子。
若有抗拒世家的商人,那即便是你这个商人有再多的钱财,也会被地方的权贵与门阀吃个干净。
商人永远是最没有保障的一类人。
他们随时也会被同行取代。
所以他们既依附于权贵,更会用银钱去收买官吏,从而给自己的经商带来更多的便利。
而官吏与门阀之间的利益往来就这么形成了。
魏征拱手沉声道:“老夫以为此事有人在作局,是早有图谋的。”
“郑公说得不错。”房玄龄又开口道:“若想赚取更多的银钱,这白糖买卖不需要在世家之间传递,完全可以拉更多的人参与,好在对方不贪心,他若再贪心再进一步去剥夺寻常人家的财富,那遭殃的或许会是更多的人。”
“不过白糖价格奇高,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也就是这个价格挡住了路。”
李世民皱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