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李世民古怪地看了眼张阳,“如此画师去大理寺岂不是荒废,朕还要他多画大作。”
“陛下,大作不常有,但若是在大理寺能够实实在在地起作用。”张阳悻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这人比较讲究实际,陛下不要见怪。”
李世民收起画卷,“朕还在犹豫要不要将你的画像挂在凌烟阁。”
张阳啧舌道:“等有朝一日臣被陛下的一道旨意处斩,人头落地生死道消,陛下还可以时常来这里祭奠我,嗯!甚好。”
元宵宴的时候,君臣俩人还吵得不可开交,事后陛下彻夜未眠。
站在门外的太监,听着其中平静的话语声,心里也是想不明白,君臣之间的关系真是微妙呀。
前几天还是仇人一般,现在竟然能够心平气和地谈话。
匪夷所思……
李世民走向凌烟阁的二楼,“当年朕的秦王府十八学士都是才智过人之辈,也有才华斐然之学士,只惜岁月不饶人,这十八学士当下还剩几人?等过几年又还剩几人?往昔一壶浊酒对月当歌,豪情壮志都已不在。”
来到二楼,这里的宽敞很多,木质的地板并不结实,走在上面嘎吱作响。
李世民转了一圈,“你说朕把你的画像挂在何处较为合适?”
张阳瞅着墙壁,要是这面墙上挂着自己的画像……
“陛下,我总觉得不太吉利。”
“是吗?朕觉得很好,早在秦王府的时候朕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朕要在这里挂满功臣画像,让朕铭记也让后人铭记。”
能够入凌烟阁的人不多,李世民修建凌烟阁后便有了名传后世的二十四功臣。
不过大唐之后的几任皇帝又在凌烟阁中加了不少人,也换了不少人。
不论怎么换,怎么变。
只有在天可汗立凌烟阁,最初入此阁的二十四功臣名传后世,也是功劳最重大之人。
李世民已经收起了画像,“你的画像先不挂了,你年轻资历尚浅,也无军功在身,比不得当年与朕征战天下之众人。”
“陛下英明。”张阳点头。
“你若是功绩够多,也该入凌烟阁,你看看这面墙正好可以用来挂画像,朕要将这里扩建一番……”
听着皇帝的话语,他讲述着对以后凌烟阁的布置。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终究要列出来。
李世民还是这么做了。
张阳靠着楼台的栏杆继续听着皇帝的讲述。
好一会儿,李世民又看向太极殿,“朕明白你的用心,骊山铸铁术不能轻易交给他人。”
“骊山铸铁术?”张阳点头道:“多谢陛下赐名,以后还请陛下为我骊山铸铁术冠名。”
已经习惯了张阳这种古怪的话语,李世民双手放在栏杆上,“倭国使者的国书朕看到了,他们想要书籍,也想要派人来大唐读书,学我大唐风采,你觉得如何?”
“陛下三思呀。”
“不好吗?”
“陛下,养虎为患呀。”
李世民又是点头,“朕知道你就是那只虎,你才是养虎为患,许国公连夜给朕递交了奏章,说是让朕提防你。”
“我不喜欢这种对人不对事的行为。”
“高士廉对你确实有成见,从见到你第一面就有了这般成见,朕记得是在天台山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