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一直有打沙袋。”
“你帮我找一些地理志相关的书籍,如果有关于南诏的典籍就更好了。”
“兄长稍等,这便取来。”
张阳站在崇文殿,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画下了三个圈,三个圈分别代表金矿银矿和铜矿。
首先要确认一件事,那就是中原对铜矿和银矿的开采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张大安捧着一堆书卷出来,“先找到这些,我再去找找。”
在门前坐着,张阳拿起一卷书翻看着。
从战国开始的《禹贡》便有对地理自然的描述,只不过局限性很大。
再有说山海经,如果换做世家子弟和儒家学子他们会觉得山海经一本杂书而已。
不过当仔细看山海经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在山海经记录中描绘山川自然也不少。
放下一卷书,张阳又拿起一卷,这卷书是水经注,水经注对地理的描绘就比较详细了,可这本书记录的大多是水利方面的知识。
因为水经注是后汉时期的著作,当看过了司马迁的《河渠书》之后,才觉得《水经注》的记述上有很多借鉴了河渠书的地方。
晚年大器晚成的司马迁当之无愧,惊才绝艳。
张大安又拿着几卷书从崇文馆走出,“张侍郎在,这里有吴越和岭南相关的地志,不少有提及南诏一带。”
将眼前十数卷书用包裹包起来,张阳将其扛在肩上,“你平时多看着点太子,颜师古此人……”
张大安回话道:“保持距离,也要恪守自己的底线,万不可无辜迁怒他老人家,若有不对之处,在下还是会提醒太子。”
“聪明多了,你现在都会抢答了。”
“我有空和徐长吏常谈话,也能有所收获。”
听到是徐长吏,张阳左看右看,他人呢?
张大安讲道:“说是要在东宫小憩,这个时辰也该醒了。”
有过前一次的事情,受不过这个说话又碎又密的长吏。
提着包裹张阳一边走一边说道:“不用和徐长吏说我来过,也告知太子,那份课外读书骊山还会加紧印刷,保证让此书传遍各个州郡。”
“兄长慢走。”
一直快步走出东宫,这才松了一口气。
从皇城一路走过,路上来来往往的只有一个个脚步匆匆的官吏。
再看一眼自己的礼部,就只有李百药坐在其内,正打着瞌睡。
并不想把自己的手下束缚得太紧,如果所有人都只听一个人办事,难免会在不少地方有所掣肘。
让张大象,许敬宗,张大素三人各自带着一个团队办事。
想想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还在与各国的使者正在谈话,又或者是和长安城的一些西域人正在打听消息。
让他们带着团队办事,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方向,西域,南诏,辽东三个方向都可以同步进行。
不仅仅是效率,团队和团队之间也能相互配合,更可以相互竞争。
个人能力在团队中也能有所放大,也能对个人起到影响和学习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