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命令赵云等人全力追击驱赶西凉军,对魏军网开一面,算是对夏侯尚没有拿城中百姓陪葬的回应。
袁熙和高览赶到时,经过一夜战斗,诸葛亮已经把城内的魏军全部扫清,夏侯尚带着万余人逃走,而赵云徐晃则是追击马超韩遂的西凉兵去了。
袁熙见诸葛亮在城门口迎了上来,便上前握住诸葛亮的手道:“丞相辛苦了。”
诸葛亮简单说了城内情况,几人一起进了城,见城内百姓居所虽然有些破败,但都不像是经过兵灾肆虐的,只此一点,就说明夏侯尚治军有方,这种军纪在魏军将领之中,也属于是非常难得的。
袁熙叹道:“没想到曹魏之中,也有这样的将领。”
诸葛亮也是深有同感,“若他们人人都是这样,魏国可是要难打多了。”
高览有些不解,说道:“我不明白,若魏军挟持百姓守城,岂不是更加难打?”
“就像曹魏兵士家眷都被看管在后方,打了败仗要连坐一样,我觉得这样反而不好打啊。”
诸葛亮解释道:“这还是有所区别的。”
“曹魏挟持百姓兵士的做法,短期来看能取得战场上的优势,但长久失去的,却是民心。”
“晋魏两国施政,若有明显的落差对比,便会导致百姓逃入富庶开明的地区。”
“长此以往,人口流出的地区百姓人数越来越少,产出也会越来越低,这对国力来说是极大的削弱,这种趋势保持下去,便是此消彼长,再难翻身了。”
“其实大举兴兵,举全晋国之力攻城,说不定魏国五年之内便可以被灭亡,但主公觉得此举太过劳民伤财,方才用了细水长流,釜底抽薪的做法。”
诸葛亮其实知道为什么,袁熙曾经说过,太早打下一地也不好,这导致曹魏在士族百姓间积累的矛盾,会直接转嫁到晋国身上。
而最佳的时机,则是魏国因为连年征战,税赋物价上升,被迫剥削百姓甚至士族,激化矛盾,让其失去人心的时候,方才是晋国最好时候。
袁熙定下灭亡魏国的时间,是十年到十五年之间,在此期间,晋国只会拿出一半的力量针对魏国,而留出的另外一半,则是用于针对关外鲜卑。
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