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打算先派出使节拿着白条,咳,拿着册封高丽王的圣旨去高丽购铜,铜运回来后铸造成钱,再来付采买锦帛之款。
对于高丽内部的情况,风沙不甚了解,好在素玉出身高丽贵族,听马思思转述,好像是现在的高丽王在几年前干掉了哥哥才得以上位。
越是得位不正,越希望得到正名。
尤其高丽外戚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很大,不服高丽王的人甚多,所以高丽王迫切地想要得到中原的正式册封。
得知郭武代汉之后,高丽王立刻派出一支庞大的使团朝贡北周。
素玉也正是那一次被送进了郭武的后宫为婢,后来不知怎么又获得了柴兴的信任。
总之,郭武当时答应了,也派遣了两名使节册封高丽王,结果前往高丽的途中,正使饮酒过度而死,副使遭海难淹死。
不管内情如何,终究是耽误了。
再后来柴兴代郭,高丽王听闻消息之后,第一时间遣特使来周,也就是这一次。
消息往来需要时间,出使筹备也需要时间,加上必须压下来自高丽国内的种种反对和阻挠,高丽使节能够这时赶到,已经相当快了。
据素玉说,高丽王通过特使向柴皇表示,除了求取册封,他还想在高丽实行科举,希望柴皇予以支持。显然是为了加强王权,并且讨好隐谷。
据马玉怜转述马思思的描述,素玉一出此言,主持谈判的钟仪心明显开始偏向素玉。
但是,高丽王这番举动,一定会严重威胁于高丽累世为官的各方门阀,及当属权贵的利益。
之前隋朝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后来前唐科举之官和门阀世家一直斗到前唐覆灭,虽然没有赢,却大幅削弱了门阀的势力。
直到前唐灭后,寒门军阀兴起至今,终于把门阀世家从肉体上一扫而空。
以古鉴今,很容易推测出当今高丽王所面对的压力。
听柴兴传来的意思,关键在于用多少锦帛换多少铜。
要是谁有办法、有能耐,拿一匹帛换回十斤铜,购铜回来之后铸造成钱,他不仅照价付款,还有额外的奖励。
其时,一匹帛大约一贯多钱,约合铜钱一斤半,价值大约一两银子。各地情况不同,价格幅度很大,但是也不可能翻上好几倍,购到十斤铜之多。
这绝对是趁火打劫,更是强买强卖,颇有点要把高丽搜干刮净的意味。
柴兴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