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悔也已经晚了,但其他的机会就不能再错过了。
亭子间谢家阿姨第一个登上了三层阁,她和王丽英闲聊几句之后,直奔主题:
“老刘家搬走了,灶披间的灶台也就空出来一个。
你看我们家每天在楼梯口做饭,实在是不方便,而且也影响你们上下楼,这个灶台能让给我用吗?”
王丽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早就有了决定,当下痛快的说道:
“当然没问题了。这件事,文轩早就和我打过招呼了,他和志明的关系那么好,有什么好事情,当然得先紧着你们家。
老刘家走的时候,灶台收拾的挺利索,你把东西搬下去,今天晚上就能在灶披间做饭了。”
岳文轩当然没和她提过这个问题,这样说也是为了显得更加亲近一些。
“你们家文轩确实有情有义,我们家志明能有文轩这么一个好朋友,也是他的福气。
前几天,志明还在信里说,文轩又给他们两个寄去东西了。
连我这个当妈的都没文轩做的好,没他想的细。看了志明的来信,我这心里就挺惭愧的,觉得挺对不起孩子。
走的时候,东西就没准备齐,人到了地方,更是没给寄过东西。
我也知道下乡苦,想多给孩子准备点东西,可家里就这么个条件,想多给也没处弄去,真是对不起这几个下乡的孩子。”
看到老谢媳妇抹眼泪,王丽英心里也不是滋味。
三丫头和五丫头去的是大东北那边,天寒地冻的,也不知道两个孩子能不能适应,一想到两个孩子可能在吃苦,王丽英的心里就特别难受。
虽说她最偏疼的是儿子岳文轩,但几个女儿一个比一个懂事,一个比一个顾家,随便哪一个都是她的心头肉,她都舍不得。
说到孩子下乡的事,两个人的共同语言就更多了,亭子间谢阿姨也不急着走,一直陪着王丽英聊了一个多小时。
她走了不长时间,晒台阿嫂又来了。
王丽英估摸着蒋家阿嫂应该也是一样的事,两个人聊了几句,蒋阿嫂果然说道:
“王阿姨,前楼一家搬走之后,灶披间就空出一个灶台来,你是怎么安排的?”
王丽英赶紧歉意的说道:“刚才你谢阿姨也是来说的这件事,我已经答应把灶台给她用了。
你看看这事闹的,我要是知道你也想用,应该给你留下。”
“王阿姨,我就是问一问,这么安排也挺好的。
谢阿姨家人口多,在楼梯口煮这么多人的饭不方便,她们家比我们家更需要。”
蒋阿嫂本来就没抱多大的希望,事情能成更好,不能成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她知道岳文轩和谢志明的关系好,而且她搬过来的时间又比较晚,和老岳家的关系,比起谢家来肯定要差一点。
看到蒋家阿嫂强颜欢笑的样子,王丽英心里有点惭愧。
但她也没办法,灶披间就那么大点地方,空出来的这一个灶口,她也只能许给一家,不可能让两家都满意。
愿望没达成,蒋家阿嫂稍坐了一会儿,就告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