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后自知罪大恶极,已然畏罪自杀!”
“为今之计,是速速找到六皇子,拥立六皇子登基,安抚人心,稳定朝纲。”
王重这话一出,众人眼睛尽皆都亮了!
“王学士所言极是,为今之计,是赶紧找到六皇子!”
相较于从龙之功而言,区区一个曹太后又算得了什么,死便死了。
半日之后,所有的尸体和鲜血都被清扫出宫,勋贵武官以英国公为首,文臣以王重为首,在大庆殿拥立六皇子赵策珣登基称帝。
当天下午,由王重代笔,英国公盖印的圣旨就传遍了整个东京,圣旨之中言明了曹太后伙同曹家起兵谋反,杀害皇帝和皇后,又谋害了大相公韩章等诸多要员,灭其满门的详细始末。
武官之中,英国公被封为太尉,领枢密使,掌东京禁军,郑老将军被封为柱国,领枢密副使,其余勋贵武将均得到晋升,顾二也被起复,官复原职,领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负责守卫皇城,清剿叛贼余党。
文官之中,韩大相公被杀,六部尚书一下子没了两个,又有两人跟曹太后早有勾连,一众文官之中,倒向太后的更不在少数。
在剩下的人里头翻来覆去的找,最后被推上相位的就成了七十多岁的工部吴老尚书,而王重则成了郑老尚书的副手,成了当朝副相。
吴老尚书老迈昏聩,说是宰辅,其实就是个吉祥物,他老人家也清楚自己只是被推出来摆在台前的,并不如何插手政事。
就连盛紘这个在官场上一向左右逢源的老油条,也被升了官,领了礼部右侍郎的差事。
而长柏就更别说了,领了盐铁副使,暂掌盐务诸事,如兰的相公文言敬,则领了个通判的差事,外放到地方上去了。
曹太后谋害赵宗全和沈皇后的消息才刚刚放出去,立即就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起初众人还有所怀疑,可当幸存者沈从兴和几个投靠曹太后的官员出来作证之后,京中一片哗然。
好在有英国公和郑老将军等人坐镇,太后谋逆一案,不过十日就有了结果,其中涉案官员高达百人,连齐国公府也牵连其中。
小公爷齐衡虽不知个中内情,但却一直都是曹太后支持者,是曹太后一系势力里中流砥柱一样的存在,不免也被牵连,外放到西北灵州,做了个小小的通判。
近百涉案官员,也没能幸免,好在大多都牵连不深,或是被罚奉,或是被贬谪,只有十余人,被罢了官,还有七八个涉案最深的,被抄家流放,刺配边疆。
刚出正月,朝局就慢慢恢复了平稳,在王重的建议之下,因着皇帝年纪太小,为了防止出现权利过于集中的情况,宰辅之位改为推选制,每隔三年便要重新推举一次,最多连任三届,也就是九年,对参选者的要求也极为严苛,首先就是官阶,至少也得是从二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重的这个建议,刚推出的时候还有些争议,可随着时间一长,官员们意识到这里头的好处之后,没多久就正式实施了。
承平三年,吴老尚书辞去宰辅之职,王重接任,开始了文火煮青蛙的改革之路。
王重很清楚,如今这个世界,各个阶层都已固化,若是贸然进行改革变法,还没等成功,估计自己就要成为所有特权阶层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自己而后快。
是以王重并没有急躁,而是稳扎稳打,先是在枢密院之下增设了军机处,又在国子监之下增设了兵事监,为朝廷培养武官,同时在各州各府增设兵事院,兵事院隶属兵事监,在各州各府招收良家子弟,先教读书认字,再授以武艺兵法,层层分级,将武举考试的权利下放到了兵事监,不过短短几年功夫,就为朝廷输送了几百个基层的军官。
王重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增大六部的权利,礼部和吏部和工部的职责不变,只增加了权利和待遇,户部逐渐从三司手中接过财权,兵部负责武官们的身前和任免,六部尚书的位阶也都提到了正二品,左右侍郎皆为正三品。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