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是给了赵文华一个台阶,一个可以向严党交代的缘由,比直接拒绝迂回委婉了。
不过,即便如此,赵文华闻言,依然是分外不悦,目光冰冷的注视着朱平安。
他对朱平安的回复不满意,依然觉得朱平安不识抬举,不识时务,自己都如此放下姿态,屡次三番邀请了,竟然还不识抬举!真是岂有此理!
赵文华的反应也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朱平安也知道上面一席话并不能让赵文华息怒,于是又继续往下说道:“学生虽不加入严党,但会全力协助老师完成钦差使命。如今老师此番江南,背负两项重任,一是祭海,二是督军灭倭。此两项任务,老师但有吩咐,学生必竭尽全力,为老师效犬马之劳。学生提领浙军团练,魔下有兵两千,其中见血老兵八百,健壮新兵一千二,面对倭寇,皆有一战之力,老师但有吩咐,学生定率浙军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完成老师之命,在所不辞。”
听到朱平安如此识趣的表态,赵文华脸上浓浓的不悦稍稍消散了几分。
虽然朱平安没有答应加入严党,但是能够向自己示好,表态全力协助自己完成两项钦差重任,也就还不至于无药可救。属于还可挽救的那一类!
更何况他方才还表态,日后若是要加入党派,到时候一定会加入严党。
果然如义父所说,年轻人头角峥嵘,骨头太硬,不知道世间路难行,得敲打敲打才能长进,相对于他在京城的表现,现在他已经有所软化了,有进步了,只不过还是不够,日后还是要再敲打敲打,有信心将他收入魔下。
所以,尽管赵文华心中还是不悦,但是对朱平安的愤怒却是消散了许多。
其实,一开始本来打算,如果朱平安识时务、识抬举,答应加入严党,那皆大欢喜;如果朱平安不识时务,不识抬举的话,那就只能按照东楼的意思,痛下杀手,将朱平安牢牢按死在江南,势必不能让其崛起。
如今倭患日益严重,各地官兵损兵折将,下手收拾人的机会多得是,最简单的就是到时候将朱平安派到危险之地,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