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底气不足,全无记忆,没有半点发言权。
但从大丫的话可以判断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管是书里书外,总有奸商压榨老百姓的血汗钱。
娘仨一路买了不少,也碰上不少同村的乡亲。
都是一个想法,能买多少买多少。
小安村的人在大集上扫荡,繁荣了整个集场的经济。
他们或用铜板,或用碎银,购买力惊人。
许多村子的人都因为他们卖空了带来的东西,还惋惜没再多带些。
口袋里铜板乱撞,心情大好,平日里再不舍得花销,一个月一次的大集总要买些家常之物,再顺便尝个新鲜。
小安村的吃食摊位人越来越多。
等李雪梅三人收获满满的回到村子摆摊的地方。
赫然发现,闫老二的石板烤鱼已然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
红烧鱼豆腐出锅慢,也是但凡熟了就被人抢走。
李雪梅和大丫去归置东西,闫玉站在梁丰年身边,后者正在拢账。
他们的卤蛋生意没得做了。
豆腐被垄断,收上来的鸡蛋都被卤了进大大小小的肚子,去找鹌鹑蛋的队伍虽然有些收获,可架不住鹌鹑蛋太小了,一口一个,应付不了几下子就卖光了。
卖豆腐的娘子又给送了两板豆腐来。
看到闫玉眼前一亮。
“是叫闫小二吧,可等着你了,你爹说让你收了这两板豆腐,要拉回去分,板子等十五那天早上我给你家送豆腐的时候再收,你帮我提醒着点哈,叫你爹放好了。”
“我爹订豆腐啦?订了多少?”闫玉一点都不意外,十五那天村里要办流水席,这豆腐可是好东西,能做出太多美食,她爹怎么会放过。
“三板豆腐、两桶豆腐脑,两桶浆子,还要豆腐干……哎幼,不愧是秀才家,就是大手笔!”豆腐娘子笑得嘴都合不拢。
除了大集,她家从没卖过这么多豆腐。
还有那浆子,除了自家喝,还真没有人专门买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