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经高喊着“恨不生做男儿身”的皇太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崩逝了。
她这一生事迹几乎是贵族女子所追求的极致,在高皇后逝去百年后,她的出现让世人对高皇后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何况她本就是高皇后的直系子孙。
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刘询,他的母后几乎就是他的帝王师,吕莹性格刚强,认同人性本恶,表面上遵从儒术和黄老,实际上却喜欢刑律之道。
刘询受到她的影响同样喜欢刑律之道,历次清查就是源于此,那些帝王之术平衡之道,同样是从她那里学来。
吕莹提醒了他关于经学士子的问题,他自然就放在了心里。
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决定大兴经学,因为两个理由。
第一,经学士子不会突然发动奉天靖难把他从皇帝位上踹下去。
这一代列侯的确是忠诚,但是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周室给予诸侯的恩典够多了,甚至远远超过了汉室所能给予的,除了洛国之外,谁又是真正的忠臣呢?
刘询不是孝惠皇帝那样的君王,不会全心全意的去信任一个人,把国家社稷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
第二,经学士子是真的有才,打打杀杀不是王道,治国理政才是永恒的主题,看看主导大汉的丞相,最优秀的都是士人,大汉那么多宗亲,为什么他看重刘向,就是因为刘向有吏相的才能。
“皇帝,你记住,阴诡之道永远都登不上大雅之堂,这天下人的眼睛是明亮的,这满堂公卿和天下众人不是傻子,你用邪术对付他们,纵然得胜那也只是一时的,只会招惹来更强的对抗。
光明正大的,堂堂正正的告诉天下人,你要做利国利民之事,自然就有万众跟随。”
刘询心中暗道:“母亲啊,现在儿子就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了。”
长乐宫中,刘询的声音响彻。
“晓谕天下的士子。
暴秦和戾帝断绝了圣贤的道路,于是灭亡了,朕不愿意步他们的后尘,要大力的弘扬圣贤光明的道路。
书籍尘封在高阁之中,是不能使人知晓的,如果孝文皇帝不去洛氏求书,如果洛氏握着书籍不愿意公开,哪里有现在文华的兴盛呢?
不论是出身儒家正法,还是诸家各道,朕都允许伱们随意的开办书院。
多多的教导弟子,使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