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哦,这是我实习时顺便发的论文
单从计算速度上来讲,宁晨新购买的每一台服务器,都不逊色于宁晨这台台式电脑的主机。
因为这种模型化的任务,属于多线程的处理任务,参与工作的cpu核心数越多,对任务的运算就会起到更多的帮助。
仅仅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宁晨就得到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预测模型,有可能帮助自己合成出具有更高超导临界温度的铁基超导体,或是构造出全新的铁基超导体体系。
“小智,要是你一直这么高效的话,那我付出的这些设备钱和电费都值了。”
当然,现在小智的模型化处理能力也才F级而已,按照小智的规律,小智的单项能力上限,应该是等同于小智的等级上限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小智是一个系统评级为D级的人工智能,它的各项能力,经过充分的训练之后,最高也是可以达到D级的。
到了那个时候,小智也将拥有更加强大、更为精准的数据模型化能力。
第二天,宁晨早早来到实验室,继续完善着自己的模型,并对后续的实验工作进行着计划。
过了一会儿,徐洲也到了,看见宁晨,激动的说道:
“宁晨,你什么时候又搞了一篇《Cell》出来?我说你之前怎么突然订起《Cell》的期刊了,原来是在这上面又偷偷发一篇论文了啊!”
“嗯,就是在燕大交流学习的时候,去实验室实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就顺便搞了个成果,投了一篇论文。”
徐洲心说,宁晨的这番说辞,自己之前似乎就听过差不多一模一样的。
“不是,宁晨,你学物理和化学我能理解,研究生物就有点儿莫名其妙了吧?这跟数学和材料学也没什么关系啊?”徐洲疑问道。
“徐老师,这么下定论就有仓促了,在生物冶金的技术诞生之前,也没有谁把生物和冶金这两门学科联系在一起吧?”
听着宁晨的话,徐洲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之前我听燕大生物系的一个师兄说的话,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他说:数学是火,点亮物理的灯;物理是灯,照亮化学的路;化学是路,通向生物的坑;生物是坑,埋葬所有理科生。”
徐洲闻言也不禁笑了出来,说道:
“你这师兄也有点儿太悲观了,化学怎么就是通往生物的坑了?”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他本科和硕士学的是化学,后来博士就转到生物去了。”
听宁晨这么说,徐洲也想起了“四大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