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在山西,这几个月的主要工作是,是阅览边防状态。<br><br>怎么说呢,在边防墩军这块,只能说是凑合。<br><br>山西的边墙守卫压力本来就不算太大,在明代山西边墙分为两段,一段是宁武关、阳方以东,因为外面有大同、宣府两镇护着,称作缓边。<br><br>另外一段,则是宁武关以西,历老营、水泉、偏关、河曲、保德一线,比邻河套,称作急边。<br><br>在制度上,不论缓急,五里一墩台,一墩有五户墩军,每户有地五六亩,在附近结庐为家、耕耘收获,生于此、长于此、葬于此,所有烽火墩台的事宜都编成歌曲口诀,让小墩军从小就学,遇事就能按照口诀传警。<br><br>这套制度,是戚继光在蓟镇传下来的。<br><br>但制度归制度,现实归现实。<br><br>如今能把这项制度完好保存下来的,只有山海关了。<br><br>过去甘肃和蓟镇,都保存的不错,但俩地方都有历史原因,跟人关系不大。<br><br>甘肃保存的好,是因为甘肃跟辽东一样,依然是最单纯的军镇,那边军户制度直到刘承宗进甘肃,都没败坏太多。<br><br>整个军镇除了边兵就是旗军,老百姓则都是军属、军余,没啥平民老百姓,就是再败坏,祖祖辈辈干的都是这些活儿,败坏也无非往穷困那个方向走,军事制度很难败坏了。<br><br>但甘肃的军事体系,总副参游、镇戍卫所……被刘承宗废了。<br><br>他才没空养墩军呢,防谁啊?<br><br>营兵、旗军、墩军能编的都被曹耀编入战兵了,留在甘肃的也都已经化卫为县,哪儿还有什么墩军。<br><br>而蓟镇的墩台传统败坏,则是因为过去戚继光用的墩军是迁过来的义乌兵和南兵,南兵的补充招募花费比较大,后来明廷财政变坏,就招募边民、或用囚犯充军来充当墩军。<br><br>这就导致新的墩军,不会像迁来的南兵一样,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驻守在墩台上。<br><br>万历爷怠政,官都不补了,谁还补墩军?<br><br>倒是山海关那边,因为历来受到重视,因此墩军一直是迁过来的南兵后裔,制度保存非常好,算是戚继光留下来的遗产。<br><br>山西这边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制度还在,墩军大部分也在,都是充军囚犯或边民,属于墩军的墩田虽然有多有少,多少也还都有。<br><br>只不过有些尴尬的是杨嗣昌发现……墩台没了。<br><br>从急边的水泉营堡向南,直到省城太原,一路上五里一墩台,有倾塌的、废弃的,还有因为农民军战争被拆毁的,总之边关的烽火只能往北京传,山西省城是收不到了。<br><br>倒是墩军都在,在废弃的墩台附近,只种官府给的墩地,不给官府干墩军的活儿。<br><br>杨嗣昌本来还想着重修墩台这事儿可以往后稍稍。<br><br>毕竟墩台一路都在官道旁边,眼下肆虐山西的瘟疫仍在,他也不敢大规模招募民夫。<br><br>只要他不大规模招募民夫,瘟疫的势头虽猛,但仍未成燎原之势。<br><br>毕竟这个疙瘩瘟太猛,人的正常活动范围又很有限,没事儿的地一般没事,有事的地儿,通常很快也就没人了。<br><br>但后金军向河套进发,让杨嗣昌又发愁起来,这没有墩台,后金军也好、河套杨麒的那帮假鞑子也罢,冲进来边墙,咱杨总督就死定了。<b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