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慢中子辐照实验已经完成,从相关的检测报告来看,这种利用氧化锆作为添加剂和催化剂制造的碳复合材料,在抗中子辐照方面的性能相当优秀。
虽说仅仅是低能级区域的慢中子辐照检测,但优异的数据,足够支撑徐川再次开启破晓聚变装置来一次氘氚点火,测试这种材料在真正高能级环境下的抗中子辐照能力了。
第一壁材料的研发,本身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他们能在迷雾中找到一条通向彼岸的道路,就已经很幸运了。
至于彼岸到底还有多远,在真正测试完成后,就知道了。
相关的准备工作在众多工程师与研究人员的忙碌下有序进行着。
经历了一个新年,沉睡的破晓聚变堆将再一次启动,只是不知道这次,它带来的是喜悦的好消息,还是将他们重新打回混沌的迷雾中。
与此同时,另一边。
欧洲,日耳曼国北部的等离子体普朗克研究所中。
一群来自欧盟各国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正在一间偌大的总控制室中商议讨论着。
破晓聚变装置取得的先进成果,让米国担忧起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进一步的采取了更多的措施和手段。
iter七个成员国由此变成了如今的六个。
而那位徐教授也一如既往的对此做出了回应了,高温铜碳银复合材料对iter与相关的成员国取消出售就是回应。
不得不说,米国真是一根搅屎棍。
iter近些年来一直在摇摇欲坠,好不容易重新燃起的一点聚变之光,但紧随其后就被对方搅的摇摇欲坠。
或许他们会觉得将华国清出iter后,就能阻止和拖慢对方在可控核聚变上的研究进度了吧。
但带领破晓聚变装置前进的,可是那位擅长于创造奇迹的徐教授,真要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如今,iter已经快名存实亡,欧洲这边,在失去了能从那位手中获取到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的机会后,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就是唯一的独苗苗了。
尽管当初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和那位徐教授交易的是技术而不是材料,但相关的合同上也有规定,高温超导材料技术仅限于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自用。
当然,这种合同约定对于他们来说有不少的办法可以绕过去,但日耳曼和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怎么可能将自己手中的优势拱手相让出去?
让各国将经费和资金聚集过来,在他们这边研究不好吗?
反正理由也有,问就是合同约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