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体了的红苏与小岛国,都曾把磁流体发电列入国家重点能源攻关项目,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1971年的时候,红苏建造了一座磁流体——蒸汽联合循环试验电站,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其中磁流体电机容量为2.5万千瓦。
而后续,世界上第一座50万千瓦的磁流体和蒸汽联合电站也在红苏建立起来。
这座电站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它既可供电,又能供热,与一般的火力发电站相比,它可节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燃料。
尽管如此,但磁流体发电机却并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目前磁流体发电厂只有少数的一些国家有建造。
这是因为磁流体发电的条件,相对比传统火力发电来说过于苛刻了。
所谓的磁流体发电技术,指的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气、燃煤、核能等)直接加热成易于电离的气体,使之在超过两千摄氏度甚至是三千摄氏度的高温下电离成等离子体。
然后这些等离子体在磁场中高速流动时,会切割磁力线,从而进一步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技术是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流,无需经过机械转换环节,所以称之为直接发电,也叫做等离子体发电技术。
目前各国使用的磁流体发电技术,主流是烧煤和烧燃气,要求的温度很高,需要达到3000c左右。
这种温度,要通过煤或者燃气达到,难度相当高。
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再加上经济效益一般,比不过技术进步的传统火力发电,所以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不过磁流体技术,倒是一直都属于各国研究的热门重点。
原因很简单,磁流体技术能应用在军事、航天、航空、可控核聚变等等领域。
听侯承平院士说磁流体发电技术的缺点,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的确,不可否认的是,磁流体发电技术一度退出过主流发电技术。”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开始,它其实就不是为传统的化石燃料燃烧发电准备的。”
“哪怕是核裂变,其实也无法适应于磁流体发电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