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应该能做的更高一些。”
“当然,具体的数据还要经过后续的测试才能知道。”
170mw,说的自然不是目前的华星仿星器实验堆,而是根据华星聚变装置的数据对正在生产组装的小型堆进行的推算。
别看常华祥院士惊讶不已,但这个输出功率,放到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上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了。
相对比能够给整个苏江省功能的超大型破晓聚变堆来说,华星的功率连它的零头都不到,甚至常规的火力发电站,大部分的中型纯发电厂基本都能达到这个数字。
不过托卡马克装置在发电和功率方面天然胜过仿星器,破晓聚变堆的聚变温度和体型,以及对氘氚原料的消耗也都远远超过了华星聚变装置。
两者相差这么大也很正常。
不过两者不是这样算的。
小型化后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不是固定在顶面上给工业、商业、民用等领域供电的。
它的研发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将其安装到航空母舰,航天飞机等设备上的。
以米国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为代表来说,它的动力系统采用2具贝蒂斯核子动力实验室的a1b反应堆,总功率高达320000马力,同时配备13500v输配电系统,供电能力在20万千瓦。
20万千瓦,换算过来就是200兆瓦(mw)。
虽然听上去200mw比170mw要大,但要知道两者的体型、重要等参数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2具贝蒂斯核子动力实验室的a1b反应堆+配套的蒸汽发电机+输配电系统,其重量徐川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但从常规的发电系统来推算,至少在三千吨以上。
而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呢?
从目前的数据来推算,就算是加上了配套的磁流体发电机组,其重量也不会超过三十吨。
百倍的重量差距,还有体积大小。
毫无疑问,小型化聚变堆在体积、重量、能量密度等各方面的优势,都有已经将世界主流核动力航母上使用的裂变堆甩开了一条街都不止。
“不可思议!”
常华祥呆滞了半响,才从口中吐出了四个字。
惊讶、震撼、怀疑等各种情绪交织在脸上,即便是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依旧被这份成果震撼到了。
可控聚变的小型化!
这一来之前他想都没有想过的技术,居然已经完成了?
但是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破晓聚变堆完成到现在也才一年出头的时间而已。
一年的时间,星海研究院,不,应该说眼前这人就完成了小型化的突破,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来之前他也没有听说过这类消息啊。
深吸了几口冷空气,常华祥压下了想要询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想法和心中的震撼,思索了一会后开口道。
“如果小型化可控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