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能够出来一千个达标的官员都谢天谢地了,这放到官海中,简直如同一束浪花!
两个老太监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不多时便将皇帝的思路整理出来一个大概,曹化淳拱手道,“皇上,这样做,还是老问题,会不会过于理想化?好是好,机构会过于膨胀,办事效率会更趋低下?而且,每年的科举考试,怎么可能为朝廷提供这么多的举人外放?”
朱由检点点头,“你这个问题提的好哇!这就是朕刚才说的地方改革的第一步了,要革新科举制度!这是国家的根本,要降低做官的门槛,过去是举人做官,以后要将秀才,举人,状元这三级跳改成小学,初中,高中,专科这四级跳!小学毕业,即有资格做县级官!初中生可以担任州府级别的官员,高中生便可以担任省一级的官员,当然要看学历的同时,还要看政绩,看民声,看官声,缺一不可!放低门槛,并不代表降低标准!”
曹化淳和王承恩两个人此刻真的有些晕头转向的了,皇帝的话,真的如同炸雷一般,这幸好就是他们三个人,要是放到朝廷去讨论,任凭皇帝的那一句话,都足够天下人争论个三五年的了!
王承恩暗自摇摇头,皇帝到底是太年轻了些,目标远大,眼光长远,这都是好事,可是以大明目前的状况,如果在洪武爷后期,大明鼎盛的时期做这些事情,尚且有基础,却也多半难以成事,更何况现在国家内忧外患,连京城都在前几天才被人揍过啊!上哪儿去完成您这些空泛的大计?他不得不大着胆子提醒道,“皇上,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想想看,怎么才能够安抚正值灾荒的各地难民,还有京郊肆虐的建奴才是道理啊,这些事,今后再慢慢的讨论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不高兴,却也没有发作,“朕说的清楚些,还不是要解答你们的问题吗?朕是想让你们知道这司礼监要如何筹备,如何改组,朕不说清楚朕的思想,让你们将来办事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子的标准呢?好了,以后司礼监就交给你们两个,曹化淳拿出第一步批示,再由王承恩审核,最后由朕批示,这样可以逐步的减轻朕的工作量,还要通报天下官吏,今后的公文书写往简体化发展,要有固定格式,时间,人物,事件,过程,结果,处理意见,都用最简单的话交代清楚,并且公文进京,要同时送递大内!提高整个官场的办事效率!现在朕任命曹化淳为秉笔太监,王承恩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王承恩和曹化淳同时接旨!朱由检还要再吩咐一些事情,外面传来了登闻鼓的声音!
三个人的面色同时一变!这登闻鼓是太祖洪武皇帝定下的规矩,怕的是有权臣独霸朝纲,蔽塞圣听!但是现在并没有什么权臣啊!这是要打皇帝的脸么?还是百官中又有哪个家伙想活的不耐烦了啊?>> --